眼病知識
2024-09-20
斜視手術術后注意事【文章導讀】分為保守方法和手術,要根據具體情況經正規(guī)醫(yī)院專科醫(yī)生檢查確定。斜視治療的年齡越小,治療效果越好。斜視手術不僅為了矯正眼位、改善外觀,更重要的是建立雙眼視功能。手術
分為保守方法和手術,要根據具體情況經正規(guī)醫(yī)院專科醫(yī)生檢查確定。斜視治療的年齡越小,治療效果越好。斜視手術不僅為了矯正眼位、改善外觀,更重要的是建立雙眼視功能。手術時機以7歲前為 。當兒童視覺發(fā)育終止(約7歲至10歲)后,手術僅能改善患兒外觀,雙眼視功能將很難提高。目前斜視手術作為一項眼科常規(guī)手術,方法成熟,成功率達90%以上,主要是對附著在眼球表面的眼外肌施行手術,不進入眼球內部,一般對視力沒有明顯影響。年幼患兒接受手術時需全身麻醉,但不會影響其智力和發(fā)育。值得注意的是:手術后眼位的矯正,僅僅是治療的第一步,手術后立體視和弱視的訓練是不可缺的治療
斜視纖維微創(chuàng)手術
在過去幾十年,斜視手術一直采用肉眼直視手術,手術切口大、出血多、術后反應大,常引起結膜中重度水腫、結膜脫垂、切口愈合時間延長等問題,針對肉眼手術的不足,廈門眼科中心在全國率先開展了目前國際上 的斜視顯微微創(chuàng)手術,該技術的優(yōu)點很多:
一、手術切口小、對眼組織的創(chuàng)傷小、術后不需拆線,大大減輕了術后反應;
二、由于手術視野更加清晰及倍率的放大,極大地提高了術者動作的精準性,保證了手術的安全,大大減少了眼球前段缺血綜合癥的風險。
小兒手術的時機
嬰幼兒出生后6個月以內發(fā)現(xiàn)的先天性內斜視,手術應在雙眼單視功能發(fā)育之前的1~2歲進行。6個月后發(fā)生的內斜視,切不可馬上手術,一定要先散瞳驗光,如有遠視,先戴足量矯正眼鏡3~6個月。如果內斜完全矯正,則不必手術,繼續(xù)戴鏡即可治愈。如戴鏡6個月以上,內斜僅是減輕,殘存斜視應盡早手術。戴鏡后斜視無變化者,更應早做手術。
單眼性恒定性內斜視可先采用遮蓋療法,促使變成交替性斜視,然后再行手術。這樣對恢復雙眼單視功能有利。如遮蓋半年以上仍無效,也可手術治療。
外斜視應盡早手術,尤其是間歇性外斜視雖可用保守療法治療,但往往僅能減輕斜視度數,多數達不到治愈目的。該病首選手術治療,并應在未形成顯性外斜,雙眼單視功能尚未全部喪失之前盡早手術矯正,在4~6歲時手術 。
斜視合并弱視原則上先治療弱視,后治療斜視,只有視力提高,手術效果才能鞏固。但對于大度數的斜視,要先矯正斜視,否則斜視眼不能很好地注視,弱視眼也無法很好地治療。
對于合并有眼內疾患視力無法恢復的內、外斜視,手術宜在12歲以后進行。
手術術后護理
1、斜視手術后護理并不難,要讓孩子平時多注意休息,閉目養(yǎng)神,少吃或者干脆不吃辛辣食品。
2、斜視術后抗生素的應用及換藥時的注意事項,術后全身應用抗生素,預防術后感染,第二天術眼開始換藥,換藥時注意觀察傷口生長是否良好,有無滲血及裂開。敷料繃帶包扎不宜過緊,以免包扎過緊導致眼心反射。
3、防治結膜水腫,結膜滲出及水腫是羥基磷灰石義眼臺植入術的主要術后反應。其原因多是因為手術時結膜的刺激,術后包扎不好出血,影響血液循環(huán),傷口愈合慢,因此,采取術后濕敷法。術后第三天用30%硫酸鎂溶液浸濕無菌眼墊,敷于患眼。
4、斜視手術后作雙眼包扎,應囑病人閉目養(yǎng)神,盡量少轉動眼球,以免影響愈合。每天用無菌生理鹽水棉棒清洗眼內分泌物與痂塊,然后用0.25%氯霉素眼藥液滴眼,在切處及結膜囊涂。0.5%金霉素眼膏,最后作固定包扎。拆線后l一2天才可打開包扎。
掃描二維碼關注廈門大學附屬廈門眼科中心微信
掃描二維碼入群獲取更多眼科資訊